當我成為媽媽後,我真的深刻體會到「孟母三遷」的心情。為了我的小寶貝們,我們決定要找一個更好的家,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環境。對,我們開始找新房子了!
在當前的台灣,想找到一個適合的家真的不容易,房價高得幾乎像天價。面對如此重要的決定,我們當然要多方比較,以確保自己不吃虧。特別是面對房地產中介的各種話術,我們得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,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信賴的房仲。
我讀了一本書「房仲沒告訴你的34件事」後,除了讓我更清楚哪些房仲品牌是值得信賴的,我也學到了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房仲。
以下是我作為「賴媽」對房仲的選擇標準:
首先,我覺得雙方的氣場要對。這就像書中所說的「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」。當我走進一家房仲店時,如果感覺到他們過於積極或過於冷漠,我可能會感到不太自在,甚至會選擇當場離開。當然,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,不太好相處(笑)。
其次,房仲需要有邏輯,真正了解買家的需求。房仲業應該是「以人為本」的,所以當我提出購房需求時,好的房仲會問我更多關於學區、家庭結構、工作地點和交通方式等問題,以便更精準地為我推薦合適的物件。我不太喜歡那些一開始就直接問我預算的房仲,我更喜歡他們能夠先了解我的需求,然後再提供明確的建議和試算。
最後,我認為房仲必須具備專業且高EQ的特質。即使最終沒有成交,他們也應該保持專業和有禮貌的態度。一個好的房仲應該讓人感覺像是朋友一樣,讓你在看房的過程中感到被照顧和安心。尤其是我帶著小孩和長輩看房時,如果能有這種被照顧到的感覺,我就會更放心。
總之,選擇房仲就像選擇朋友一樣,需要時間和耐心。但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選擇標準,就能更容易找到那個值得信賴的房仲,讓我們的家更加完美!
本文章選讀圖書為:「房仲沒告訴你的34件事」,可至下列網址走走看看
https://www.cite.com.tw/book?id=98816